反转NISS

这不是一个应用很广泛的实用技巧,只是偶尔使用到。它可以被认为是“共轭与还原”和“在现有解法中插入步骤”的改进版。假设你找到了一个好的构造解决了除少部分块(4到8块)外的其它部分,你大概会想插入公式来解决它。不过,如果这些块不具有至少一种共同的颜色(不在同一层),将会很难识别到底该用什么公式。这里有个小技巧:你可以在做解法的时候跟踪未完成的块,如果发现在某个点它们出现在同一层,你就可以在这个点后下一个“断点”,把后面的步骤都作为预打乱(这就是我称之为“反转NISS”的原因)。然后,你就只剩下“最后一层”没有完成。有需要的话可以做一些setup。我们来看看这个实例68

打乱:L2 D2 F2 U' L2 D L2 D2 B2 U' F' U' R' D B2 L D B' F' R'

解法:F2 U R' U' F D2 F R F D F2 R F R2 D R D2 R' F2 U2 R D R' D2 B2 R2(26步)

解释:

除了5块外的其它部分:F2 U R' U' F D2 * F' U2 R D R' D2 B2 R2(把R2作为预打乱就很容易看出来)在 * 处插入F R可以把未完成块归到一层。我们来看看这个构造:

F2 U R' U' F D2 F R + R' F' F' U2 R D R' D2 B2 R2

然后在 + 处“下断点”:把R' F' F' U2 R D R' D2 B2 R2当作原打乱的预打乱,现在变成:

预打乱:R' F2 U2 R D R' D2 B2 R2

F2L: F2 U R' U' F D2 F R

LL: F D F2 R F R2 D R D2
68. 事实上,在这个解法中,公式很容易通过标记箭头和叉识别,所以我没有使用这个技巧,但这是个很好的例子。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